(一)理论框架
1、测试方法分类框架
(1)测试技术模型
- 测试技术分类系统
- 启发式方式
- 测试告知
- 漫游测试
- 快速测试
- 情景测试
- 多样地选择测试技术
2、测试设计分类框架
(1)HTSM测试模型
(2)输入与输出模型
(3)系统生态图模型
(4)实体关系模型
(5)状态机模型
3、测试计划分类框架
(1)测试计划语境模型(HTPCM)
- 需求
- 开发
- 测试团队
- 测试过程
- 任务
- 测试实验室
4、测试执行分类框架
(1)基于测程的测试管理(SBTM)
- 主题
- 时间盒
- 可评审的结果
- 简报
5、产品测试
(1)功能性
(2)效率
(3)易用性
(4)可维护性
(5)可移植性
(6)可靠性
(二)实践方法
1、研究产品
(1)静态分析
(2)动态分析
(3)业务研究
2、研究项目
(1)项目团队
(2)面向测试的项目分析
(3)基于风险的测试
3、测试开发
(1)测试开发分类
(2)注重实效的自动化测试
(3)计算机辅助测试
(4)大规模的自动化测试
4、测试设计
(1)测试设计技术
- 测试设计四步走
- 测试设计软件技能
- 设计技术之探索式测试
- 设计技术之自动化测试
- 设计技术之控制用例粒度
5、测试策略
(1)测试策略
- 测试策略制定
- 版本测试策略
- 测试策略实战
6、测试思考
(1)测试想法来源
- 项目
- 产品
- 外部
- 团队
- 业务
- 关系人
(三)测试管理
1、团队工作(一线测试)
(1)工作风格
(2)测试管理
(3)软件估算
(4)度量
(5)测试小组
2、团队工作(测试经理)
(1)流程化和规范化
(2)组织过程资产
(3)团队建设
3、个人管理
(1)时间管理
(2)持续学习
(3)且行且思
(4)成为专家
4、缺陷报告
(1)报告缺陷是为了让缺陷得到修复
(2)高质量的缺陷报告来自于高质量的测试
(3)编写高质量的缺陷报告
(4)对不予修复的缺陷进行上诉
(5)周密的测试缺陷修复
(6)坚持阅读缺陷报告
5、测试文档
(1)测试文档是持续演化的工具
(2)形形色色的测试文档
(3)在测试中发展的测试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