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入门
我们在学习集合的时候,会看到如下图的警告:
集合有一个特点——当你把对象丢进集合中,集合就会“忘记”这个对象的类型,而把它当做Object类型来处理。这样当程序员不小心将不同类型的数据丢进同一个集合中时就会出现错误。
从Java5以后,Java引入了“参数化类型”的概念,允许程序在创建集合时指定集合的类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泛型。
我们将上面的代码稍微做一下修改,如下图所示:
我们发现上面的警告没有了,这时候list集合中只能存放String类型的变量,如果存放其他类型的变量,编辑器则会报错。
泛型的定义格式如下:
List<类型> list=new ArrayList<类型>();//后面的类型可以省略,直接写<>即可
List<类型> list=new ArrayList<>();//简写形式
深入泛型:
所谓泛型,就是允许在定义类、接口、方法时使用类型形参,这个类型形参(或叫泛型)将在声明变量、创建对象、调用方法时动态地指定(即传入实际的类型参数,也可称为类型实参)。Java5改写了集合框架中的全部接口和类,为这些接口、类增加了泛型支持,从而可以在声明集合变量、创建集合对象时传入类型实参,这就是在前面程序中看到的 List
和 ArrayList 两种类型。
定义泛型接口、类:
//定义泛型接口,一个形参
public interface List<E>{}
//定义泛型接口,两个形参
public interface Map<K,V>{}
//定义泛型类
public class Apple<T>{
private T info;
public Apple(T info){
this.info=info;
}
public Apple(){}//注意,这里定义构造方法时不能使用public Apple<T>(){}
}
从泛型类派生子类:
public class A extends Apple<String>
泛型类在派生子类时不能使用extends Apple
并不存在泛型类:
我们定义泛型类时会看到这样的定义:
List<String> l1=new ArrayList<String>()
List<Integer> l2=new ArrayList<Integer>()
ArrayList
泛型方法:
泛型方法的定义: